中国自动化网为网民提供全面的工业自动化资讯、自动化商务信息。

自动化 > 新闻 > 广东“机器代人”一线调查

广东“机器代人”一线调查

当前栏目:新闻|发布者:阿坚|来源:自动化网|发布时间:2020-08-15 05:56:02|阅读:

本篇文章2629字,读完约7分钟

广东作为传统制造业大省,近年来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而“机器代替人”已经成为广东许多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成败所在。2015年,广东的机器人数量达到41400个,分别占中国的18.8%和世界的2.49%。其中,2015年增加了18200个机器人,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世界的6.9%。总之,广东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机器代替人”的大省。

广东“机器代人”一线调查

在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机器人”被提及12次。

制造业大省广东对机器人的需求更为迫切。如何在大量需求的背景下,利用好机器人促进产业升级,催生出真正优秀的机器人生产产业,是一个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伴随着“机器替代”,一系列生产要素和人才结构的转变无疑是一场“新工业革命”。

广东“机器代人”一线调查

机器人是20世纪人类的幻想,最终将在21世纪一个接一个地成为现实。

广东“机器代替人”的热潮继续升温。

2015年,广东的机器人数量达到4.14万,占全国的18.8%,占全球的2.49%。其中,2015年增加了18200个机器人,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世界的6.9%。总之,广东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机器代替人”的大省。

记者最近在广州、佛山和东莞进行了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作为“新蓝领”进入车间。企业希望解决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招聘工人困难的“近忧”,同时寻求保持生产能力以快速应对市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重建竞争力。

广东“机器代人”一线调查

然而,蓬勃发展的“机器代替人”已经开始变得理性,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盲目地追随机器人的趋势,而是开始结合自身的现实和行业前景探索合适的技术改造模式和节奏。

对“机器代替人”的一线调查

广东作为传统制造业大省,近年来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而“机器代替人”已经成为广东许多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成败所在。

东莞瑞必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建军坦言,如果“机器代替人”,企业可能会死亡。

这家在R&D从事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触摸屏盖玻片生产的企业于2012年开始“机器生产”,现已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在公司的无尘车间里,原材料通过复杂的过程最终变成产品。最初密集的工人已经被数百个快速精确的机器人所取代,只有少数工序仍然需要人工连接。

广东“机器代人”一线调查

曾建军介绍说,按每月生产1500万-2000万件产品来看,以前至少需要6000名工人,而“以机代人”后只需要1800人。过去,技术工人每人只能操作两套设备。现在,经过一点培训,普通工人每人可以操作多达25套设备。在一些重要岗位上,“机器代替人”后,效率可以提高10倍。因此,从节省人工成本的角度来看,5000多万元的技术改造投资已经收回。

广东“机器代人”一线调查

不止一家广东企业受益于机器人。广东连赢家具有限公司转型升级后,订单大量涌入,但产能开始滞后。公司董事长张晞临告诉记者,今年4月装配线进行自动化改造后,效率提高了60%。下一步是引进焊接机器人,使焊接过程的效率翻倍。

广东“机器代人”一线调查

广东热机器人背后的原因不难分析。第一个原因是劳动力短缺。

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广东省2万家指定监测企业的平均员工缺口达到38。例如,东莞作为一个“世界工厂”,曾经遭遇“招聘困难”。然而,东莞经济信息局调查人员梁景昌最近表示,实施“用人唯机器”后,企业招聘难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缓解。

广东“机器代人”一线调查

第二,不断上涨的成本也迫使“机器取代了人”。

数据显示,在2008年之前的过去30年里,珠江三角洲工人的月工资标准仅提高了100多元,但在接下来的7年里,广东一级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从860元提高到了1895元,提高了1.2倍,甚至是鞋类和家具行业的两倍。

佛山市经济信息局副局长张庆云表示,一名普通工业工人的平均月工资为3500元。引进机器人后,一个机器人平均可以替代八个工业工人,一年为企业节省人工成本30万元。

机器代替人的另一个因素是工业产品越来越好。曾建军表示,各大手机品牌对供应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机器人的稳定和精准,可以大大提高产品质量。该企业吸引了三星、华为等合作伙伴,赢得了认可。

支持“机器生成”

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以机代人”也成为广东制造业重塑竞争力、实现智慧强省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2015年发布的《广东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和《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规划》明确提出,三年内投资9400亿元,推动50%以上的工业企业完成技术改造,使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广东各城市的政策正在全面展开。例如,为了提高企业“以机代人”的意愿,东莞设立了贴息专项资金,推出了企业技术改造“零门槛、零首付”信贷计划。佛山每年安排5300万元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进行“以机代人”和成套自动化设备改造。

广东“机器代人”一线调查

而且“机器代替人”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以东莞为例,66%的制造企业实施“机器换人”项目后,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64.9%,产品合格率从89.3%提高到96.6%,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2.5%。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企业的强烈意愿和政府的及时推动,但在广东“以机代人”的流行背后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而在任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协会秘书长张旭告诉记者,“机器代替人”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供需信息不对称。企业要么不知道如何转型,不愿意转型,整体意愿仍然很低,要么盲目转型,以为可以简单地取代人。此外,许多企业家抱着严重的观望态度,担心技术、人才和投资。目前,“机器一代”正处于爆炸性阶段,但真正的需求尚未完全释放。

广东“机器代人”一线调查

《广东资本有机构成变化趋势研究》也认为,广东在推广“机器生成”时必须消除四个误区:“机器生成”并不要求所有制造行业都使用机器人;它不是要取代所有岗位的劳动力;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效率,而是为了提高质量;政府应该引导而不是主导。

广东“机器代人”一线调查

事实上,记者的调查还发现,广东轰轰烈烈的“以机代人”开始理性化,更多的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和行业前景,探索适合自己的技术改造模式和节奏。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工程中心副主任宋健表示,广州数控90%以上的企业都采用了性价比高的改造方案,即先实现单机、单元和局部自动化,形成性价比高的滚动投资和梯度推进。这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条件和需求,而不仅仅是追求高精度,甚至有些企业受到供应链的影响,条件太差,无法转型。

广东“机器代人”一线调查

另一方面,高重复、高强度、高污染、高风险、高精度和高精度要求的立柱已成为当前“机器一代”的主要目标。

根据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计算,到2020年底,广东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将达到30多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机器人密度将达到100/10000人以上。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自动化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文章,应在授权领域内应用,并注明来源为:“自动化网”。。

标题:广东“机器代人”一线调查    地址:http://www.mingkongzdh.com/article/162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