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网为网民提供全面的工业自动化资讯、自动化商务信息。

自动化 > 新闻 > 4年后 “中国制造”人才缺口有多

4年后 “中国制造”人才缺口有多

当前栏目:新闻|发布者:阿坚|来源:自动化网|发布时间:2020-08-14 22:36:01|阅读:

本篇文章1627字,读完约4分钟

四年后的“中国制造”人才缺口有多大?在2016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决赛中,许多与会专家再次提到了这个老话题。一份关于未来制造业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20年,中国企业将需要1.4亿高级技能人才,缺口将达到2200万左右。

4年后 “中国制造”人才缺口有多

“人才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五项基本政策之一。然而,现实是目前国内大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在由教育部高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和中国系统仿真学会联合主办的2016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工业教育领域的顶级赛事)的决赛中,许多与会专家再次提到了这个老话题。

一份关于未来制造业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20年,中国企业将需要1.4亿高级技术人才,这一缺口将达到2200万左右。

一方面,这是工业和大学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这是巨大的人才差距。这些专家表示:“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对人才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教育与工业之间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弥合。

4年后 “中国制造”人才缺口有多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化工大学教师张北科以自动化为例。虽然学生能记住变频原理,但他们对如何在工业项目中使用变频器知之甚少。

“这就像一个人学会了做饭,但从来不拿着菜刀。如果教学只是纸上谈兵,学生永远不会成为行业所需的人才。”张贝克说道。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码工厂集团工厂自动化部副总经理李劲松也有同样的感受:他刚开始在西门子工作时,第一次在现场调试机器,“感觉很害怕。”李劲松坦言,在此之前,很多事情都不是手工完成的,即使是装在电气柜里,他们都是在加入公司后当场学会的。

4年后 “中国制造”人才缺口有多

这个老问题多年来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后来,李劲松亲自面试和招聘了100多名工程师,国内一些学生“仍然存在理论知识传授难、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

不仅如此,许多工程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他们的专业感到困惑。张·贝克去一所大学宣讲比赛。一名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在公开场合表示,他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感到困惑,曾经认为自己只能在毕业后“修理自行车”。

为了弥补“课堂与行业的差距”,张北科和他的同事们试图写一本“另类”教科书。在600多页的书中,锅炉化身为卡通人物“小锅”,并与朋友们生动地讲述枯燥的过程控制技术。学生可以更轻松愉快地学习,然后享受这门课程。

4年后 “中国制造”人才缺口有多

生产和学习之间的差距使得企业不得不煞费苦心地“再培训”人才。举例来说,以R&D工程师的职位为例,在一些公司,大学毕业生一般要接受12至18个月的“再培训”,才符合职位要求。

张贝克并不满足,“我们要做的远远不够”-课堂与行业之间的差距不能靠教师的单方面努力来填补,还需要企业界在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如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实践教学、教师培训和学生竞争等。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大国的转变肯定需要一个过程。”李劲松认为,培养高端工程人才需要教育界、商界和主管部门的共同和持续努力。

中国智能制造挑战是尝试之一。这项比赛已经举办了十年,每年都会提出行业中的常见问题,并向全国各地的学生“招标”。据竞赛组委会介绍,学生们在组织团队“投标”后,努力解决了问题。同时,比赛最大限度地模拟了真实场景。学生不仅要根据自己的创造力制作原型,还要把结果“交给”甲方——一群没有工程背景的志愿者,让他们了解如何使用和调试自己的作品。

4年后 “中国制造”人才缺口有多

此外,据介绍,西门子与中国的高校合作建设了300多个实验室,并合作开发了50多种用于培养工程人才的教材和课程。

一位来自工业企业的人士认为,“对于未来的制造业来说,一个优秀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相关知识,熟练使用工具,还要有承受压力的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中国正面临着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大国转型的历史机遇,而‘中国制造2025’已成为新的国家发展战略。我希望学生们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和创新,成为符合“中国制造2025”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在比赛的闭幕式上,原教育部副部长、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主任吴说。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自动化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文章,应在授权领域内应用,并注明来源为:“自动化网”。。

标题:4年后 “中国制造”人才缺口有多    地址:http://www.mingkongzdh.com/article/1497.html

相关推荐: